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
應該是上個禮拜的HBO主打吧,跟《報應》是同一個女主角,該怎麼說呢?我很常看她的電影卻不太記得她叫什麼名字orz,對這個演員最先的印象是她演女拳擊手的片《登峰造極》,也是不錯的片...說起來她戲路算廣吧,至少我看過由她主演的這三部片類型都不太一樣,看後的感覺也都不錯更是難得。

好,回來,這部片講得是類似春風化雨1995之類的故事,嗯,好啦,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由衝突到互相信賴的故事,說起來我也不太記得春風化雨在演什麼,我只知道它是校園勵志片的經典。故事發生的地點是紐約長濱的威爾森高中,這樣看來美國高中的學制跟我們不太一樣,他們要念四年,對四個年級的講法也幾乎等同於我們的大學:freshman、suphomore、junior、senior,會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我一邊看一邊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在看高中還是大學的故事,片中一直強調學生年紀大概只有14、15歲,但我怎麼看都覺得他們最起碼16、17,就是這點突兀讓我一直感覺不協調,不過這也不重要啦。

片子演出的感覺這所高中跟這個地區還存在著濃厚的階級、族群跟膚色意識,幫派橫行非常嚴重,對他們而言,生活就是戰鬥,一句非常傳神的描述是:在街頭只是講錯一個字就可能送命,下課後的校園也可能輕易的發生暴動群毆,團體互找麻煩的事情層出不窮,讓才剛來到這所高中任教的女主角艾倫˙古維爾起先非常不適應,但她並沒有被嚇跑,因為她對工作擁有極強熱忱,她想教育學生,想從根本幫助學生,整部片就是在說她這些努力的過程。

片名街頭日記,其實出自於她出給學生的作業,她要學生們寫下自己的故事,就像日記一樣(可能是因為她被學生嗆說她根本就不了解他們的生活),她則透過這些日記了解學生,並且給予適當的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書籍引起他們的共鳴以啟發學生對閱讀跟寫作的興趣,最重要的,應該還是要讓學生知道,人生是可以有很多選擇的,只要改變想法。

下面是幾個我覺得很不錯的片段:
1.界線遊戲,在教室中央貼膠帶,由老師念一個問題,如果與之相關就站到線上,然後退下等下一個問題。這個遊戲最大的功用應該是拉近兩邊對立團體的人,同一團的一定站同一邊,所以兩派的人同時站在線上可以拉近距離,並且藉由問題讓他們明瞭,即使彼此不同邊,其實也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並不是如此不同到需要互相仇視。

2.Toast for change.二年級下學期剛開始的第一堂課,因為看到學生有明顯進步,所以舉辦了這個小型的派對,有個學生要求念一段日記的內容,那段內容真的不妨看看,真的蠻感人的,我想曾經有過絕望經驗的人應該都很容易對這段起共鳴。

3.「你對這些孩子的成就...我甚至不知道如何以言語形容,但有件事是確定的,你是個了不起的老師,你被上帝賦予重任,女兒,我忌妒你,也崇拜你,試想有多少父親可以這樣稱讚女兒,而已還是出自真心的。」在女主角因為工作而遭遇離婚,她父親對她說的話,我覺得家人間支持的力量很重要,所以很喜歡這段,看我不記得人家演員的名字,卻能記得這整段話就不難看出我有多喜歡這段了。

4.「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就算只是平凡的秘書、主婦或是青少年,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打開暗房裡的一盞小燈。」當年藏匿安妮法蘭克的吉斯女士對街頭作家們所說的話,顯示了我們人有改變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啟示,更尤其是出自一個走過大屠殺、在動盪時代有勇氣冒性命危險去做她認為對的事的了不起成就的人,更有說服力,當這個老太太對起立向她致意(我從沒認識英雄,你就是我的英雄)的馬可士說:「你錯了年輕人,我不是英雄,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那是對的事,我讀了你們的信,也聽你們老師講了很多你們的經歷,對我來說你們才是英雄,你們每天都是英雄。」我真的覺得很溫暖,經驗一種出於人性純粹無垢的鼓勵跟關懷,是很難得的體會。

這部片還有一點反省教育體制的意味,就是那種「以年輕老師的特殊作風對比行之有年的教育制度,到底什麼才算是對學生好?」的疑問,不過對於由這個老師繼續教這班三四年級的文學課這點到底算不算妥當,其實是有疑義的,畢竟出了社會不可能事事都能如願,體制這種東西當然不可能完美,但要它變動也不是一兩天的事,而且牽涉的影響層面可能巨大到當初難以想像,如何去適應克服不順遂也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這樣輕易就放他們繼續相處到畢業...好啦,因為現在的我正面臨相似的考驗,所以就會酸葡萄的認為電影最後的結局不好吧。

片中拍到的那個大屠殺紀念館的行程真的安排得不錯,有機會真想去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