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unt

上禮拜在HBO看的片,內容有關於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票數過於接近而發生的後續一連串事情,當然在我們台灣看起來情節必然會很熟悉,因為我們的選舉史上也發生過類似的疑義(晚了四年吧),不過我實在也沒意思談到這方面,所以就這樣打住吧。

這部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律如何輕易的被政治扭曲(說扭曲當然是負面的說法,但如果使用中性的「解讀不同」,那會變成很長一串話--法律如何輕易的因為政治需要而產生不同的解讀......啊結果也沒多長orz--總之,我不諱言,因為對這種依各人需要而選擇不同解讀的做法感覺不好,所以使用扭曲,儘管這整件事都很符合人類的自利天性)相較於老早就知道的「法律本身附帶有極大解釋空間」這件事,這讓我看到政治在解釋法律上能有多出色的表現。

是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我懷疑很久,到底那個「事」是指政治本身是件事,還是說政治是管大家各種生活雜事?也就是問,那個「之」到底是給誰的所有格?),法律是管理的方法,所以彼此交互影響很合理,這部片真的是把這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只是再說下去容易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怎麼都沒人跟我一樣支持先有細胞呢?不然最起碼也先支持有海洋、蛋白質或閃電啊。),所以要第二度打住了。

第二個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層出不窮的操作手法,太了不起了,其實到這個時候,兩方陣營的攻防跟法庭上的交叉質詢很像,因為總統當選需要有合法性,若如果沒有法的背書很難坐穩總統大位,也因此兩方出招都是條文釋意的爭議,雖然同樣是吵吵嚷嚷,我也覺得這樣的爭執比起口水戰好很多。一切從差距過小重新計票開始,接著是未打穿的選票是否計入(美國的選票設計跟我們不同,我們是用蓋圈的方式人工讀票,片中出爭議的佛州則是用機器讀票、讀打穿的孔片)、然後是否採用人工計票,而人工計票該用什麼方式進行、兩方互相控告一個拖一個不是進聯邦法院就是上佛州地方法院,一個拖時間一個則是竭盡全力趕在法定期限內交出重新計票的結果,不然就是未在期限內提交結果的各郡票數能否延期或是否接受......我覺得很精采,而且我認為很有創意,一次攻防後兩邊都會去找新的梗,不至於讓事情看來是因為一方愚昧的堅持而僵滯不前。

最後一個點是所謂的政治熱情,即使是我不懂他們的選舉制度、也不偏向哪一黨,還是會為了一群人為了一個目標拼命腦力激盪的努力而感動,各自的支持者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當然政治熱情也有失控的時候,片中有一段一個想拿選票樣本示範的共和黨律師被來示威的民主黨群眾包圍的橋段,因為有人起鬨說該律師偷了一張選票,鬧到最後是計票被迫終止,因為進行計票的委員也許有生命威脅,所以最後他們交不出結果...人們賣力為自己的意見發聲不是壞事,但在投注極強熱情的時候更不應該輕易被煽動,否則很容易偏失掉原本的目的。

或許是因為最後共和黨(2016.11.5經由來賓勘誤修正)民主黨勝選了,我注意到片子有偏向營造高爾方較理智和平、手段比較高尚的情況,我對兩黨風骨如何實在沒啥概念,但推想這可能只是為了讓片子行進比較有條理,畢竟兩方在當時可能都是很瘋狂的,接著只會看到真實的畫面是一堆人一團亂在競選總部跑來跑去,不出三秒觀眾就會把電視關掉或轉台。我想起我一個富人文風範的老師曾經說過:面對價值觀與價值判斷的問題,必須很小心應對,一個人可能很好,好到讓其他人願意對他有所期待,但他在某件事上就是錯了,再欣賞他也不能扭曲他做錯的事實,再喜歡他也不能因此他做錯的事就不算、就不用負責。

常說法律是有關於權利與義務的一套規範,但其實更多時候必須加上對道德的權衡,在這場大選,共和黨(2016.11.5經由來賓勘誤修正)民主黨候選人贏了,卻給人不光彩的感覺;民主黨(2016.11.5經由來賓勘誤修正)共和黨候選人輸了,卻讓人留下大度能容的好印象,誰是誰非在法律上的結果很清楚,但人有很多面向,大多我們也關注道德操守,所以我想要怎麼放下輸贏超越是非共同朝更好的未來邁進才更是政治的重要課題。

推薦給對公共事務有熱情的人,雖然我本身不是,也認為相當有看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